第175章
紫檀座掐丝珐琅兽耳炉里,升起袅袅轻烟,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。
华贤妃静静的看着魏廷,年初的时候,皇帝到底看在二十多年的情分上,终于把她从昭仪的位置上晋升到了贤妃之位,没让她继续被宮里那群嫔妃嘲笑。可也就这么多了,新人一茬接着一茬的往外冒,一年到尾她们这些老人也难得见几次天颜。
魏廷被他看得不甚自在,挪了挪庇股:“⺟妃这么看着儿子做什么?”把他唤了过来,却又不说话,魏廷心里⽑⽑的。
“外头那些流言蜚语,是你做的?”疑问的语句,华贤妃却用了肯定的语气。
魏廷目光轻轻一闪,纳闷儿:“什么流言?”
华贤妃心里就有了数,她果然没有猜错,神⾊一厉:“还在这儿跟我装模作样,你是我生的,我还不知道你。”
魏廷脸⾊僵了僵。
华贤妃嘴里发苦,包御史一番话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,这一波还没平静下去,坊间就出现了一些流言。
都是夸魏阙的,称赞他如何英明神武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继太子位乃顺应天意。一时之间魏阙声望直冲云霄
随着这些流言的越演越烈,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。
这些流言刚刚出来的时候,华贤妃就有些担心了,眼看着的事态发展方向逐渐诡异,华贤妃越发怀疑是不是儿子捣的鬼。
找来一问,果不其然,真是他做的。
“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?”华贤妃无奈的看着魏廷。
话说到这份上魏廷也不再遮遮掩掩,那些流言,的确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。他这么做自然不是帮魏阙,要知道捧杀也是杀。
这两年他痛定思痛,发现自己之前太过冒进莽撞,这才失了⽗皇的

心。这两年里,他卧薪尝胆,小心翼翼,再不敢轻举妄动,皇帝的态度终于和缓,慢慢的

给他一些事。
可这与魏廷的期望远远还不够,皇帝最重视的还是老三。虽然不想承认,可魏廷不得不承认,再怎么样,他都比不上魏阙。
不能爬到他那样的⾼度,那么只能把她拉下来。
“天无二⽇,国无二主。”魏廷双眼闪烁着异样的神采:“⽗皇再喜

老三,可要是老三的威望超过了他,⽗皇能乐意。朝上不少文臣武将都对老三推崇备至,他⾝边围绕了一群能臣⼲将,一呼百应。就算他无心结

营私,可事实上,靖王

已成。
我就不信⽗皇一点都忌惮,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。老大都被废了两年了,可⺟妃您看,⽗皇可有意立太子。那天朝堂上包御史那番话一出,⽗皇的脸⾊,您是没瞧见。”
魏廷哼笑一声:“我再添柴加火下,老三遭厌弃那是早晚的事。老三下去了,⽗皇可不就得把我提上来。要是老三心有不甘,私下串联,只会会⽗皇更生气,届时,就是儿子的机会。”
魏廷眼神狂热,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一天。
华贤妃望着双眼放光的儿子,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就算皇帝对魏阙生了隔阂,有意打庒,可她觉得也不可能一竿子把魏阙打到底,除非魏阙造反,毕竟他的功绩、威望还有能力摆在那。皇帝再糊涂,总不至于拿江山社稷开玩笑,去舍了魏阙。
若是魏闳还是太子,她会争,一定会争,除了一个嫡长子的⾝份,魏闳还有什么,漫说她儿子不甘心,就是她也不甘心。
何况她和柯皇后,那是结了死仇的,两人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,一旦魏闳上位,他们娘三只有死路一条。
可柯皇后死了,魏闳也被废了。魏阙和柯皇后不亲近,他们⺟子又和魏阙没什么深仇大恨,已经没了

命之忧。
再说这些年她也看明⽩了,儿子与魏阙之间的差距,不是靠

谋诡计能拉小的,所以她也歇了心思,这几年都安安分分的。
见儿子也消停下来,像是认了命,华贤妃心疼之余也放了心,就这样吧,⽇后当个亲王,也不错。
哪像他魏廷居然都是装的,他依旧野心


。
“你⽗皇纵然对他有些不満,会打庒他,可也不可能放弃他啊,这几年,你⽗皇花了多少心⾎培养他。”单单一个尚书令的位置就能看出皇帝对魏阙的期望了。
魏廷不以为然:“老大还是⽗皇花了二十年心⾎培养出来的呢,还不是照样说废就废了。不试试看,谁知道结果会是什么?难道⺟妃就不想进宗庙,享万世香火。”只有皇后或者太后才有资格⼊宗庙。
华贤妃静默了一瞬:“我只想你们兄弟几个平平安安。”
“平平安安的卑躬屈膝?若要儿子一辈子屈居人下,儿子宁可死。”魏廷神⾊冷厉:“⺟妃,您从小就要儿子跟老大争,要从他手里把魏家继承人的位置抢回来,您现在却让儿子别争了,认命。儿子做不到,儿子也不想认命。”
魏廷站了起来,本来还想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让⺟妃把把关,可现在看来没必要了。没了柯皇后这个死对头,⺟亲的好胜之心也跟着没了
望着华贤妃头上蔵不住的⽩发,魏廷想他⺟亲老了,失去了当年的雄心壮志,只想安稳度⽇。
“⺟妃好生歇着,儿子先行告退。”魏廷弯

行礼,大步离开。
“回来,你给我回来。”华贤妃在后面喊。
魏廷充耳不闻,大步离去,脚步坚定。
立太子一事闹闹哄哄十几⽇,皇帝依旧没有反应,这档口,又有人上书请皇帝立后。
眼看着柯皇后去了两年多,后位一直空悬。
立后这事牵扯到嫡子,可不是把立太子这潭⽔搅得更混了。此言一出,文武百官脸⾊都变了,不由看向上首的皇帝。
“孝昭皇后十七嫁与朕,勤勉柔顺,克娴內则,淑德含章…”皇帝当着満朝文武的面追忆夫

当年点点滴滴,情动之处,眼中⽔光浮动,末了表示:“朕不忍辜负孝昭皇后,众卿家勿要再提立后之事。”
大臣们还能说什么,只能表示陛下重情念旧啊!
更让众大臣想象不到的是,幽噤在咸

宮里的废太子魏闳,有感于孝昭皇后养育之恩,让人送出来一份用⾎抄就的往生经。
据说皇帝收到之后,当场摆驾咸

宮。
m.ManBuXs.cC